当前位置: 首页 导师风采 正文

张秉国

2025-05-14
作者:     来源:
查看:

文学院 张秉国

张秉国,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文献、俗文学、山左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山东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1项。在《社会科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及整理古籍共8部。现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

2017年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以来,在研究生的培养中采取研究生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使学术研究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文献基本功和理论素养的双重培养。研一新生入学伊始,即被指定本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并指定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权威论文,两周一次定期汇报读书心得。研二阶段,帮助学生选定毕业论文选题,并指导撰写开题报告,期间进行具体的学术指导。研三则是反复修改学生论文,这一时期的工作尤其繁重。比如罗雨晴同学的毕业论文,先后修改6次,其辛苦非外人所能知。

目前共培养4名毕业生,研究生姓名与学位论文信息为:王波《陈文烛研究》(2020)、崔洪爱《于若瀛研究》(2021)、杨丹《葛守礼研究》(2022)、罗雨晴《刘天民诗歌研究》(2024)。其中王波的论文先后“2021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太阳成集团tyc151cc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称号和奖励。上述同学中,王波和崔洪爱均考上博士。

目前毕业的4名研究生在校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平均每人2.5篇,超额完成了每人1篇的学校规定。王波毕业后,先后有:①《陈文烛年谱简编》,《中国诗歌研究》(CSSC来源集刊)(2020年第1辑);②《陈文烛研究述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③《“后七子”复古思潮下的陈文烛及其文学思想的转变》,《文艺理论研究》(CSSC来源期刊),待刊;④《龙膺年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集刊》 (CSSCl来源集刊),待刊。崔洪爱毕业后,也有《于若瀛年谱简编》,《中国诗歌研究》(CSSCl来源集刊),2023年第2期。两位同学已刊及待刊CSSCl论文共4篇,都体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